搜贴子 搜作者(贴子) 搜作者(回复)
淄博家教网首页 | 
社区首页 > 家教论坛 > 浏览
楼主
【家教小故事】王献之与十八缸水
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,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。他对父亲写的字非常羡慕,很想有一天能赶上父亲。开始,他的热情很高劲头也很足;可是时间长了,觉得天天同笔墨打交道,有点乏味,再加上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写呀写的,累得腰酸胳膊痛,也实在不好受。于是他想,要是有什么窍门就好了。一天,他向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。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18口大水缸,郑重地对儿子说:“写字的秘诀,就在这些水缸里面,你把这18缸水写完,就知道了。”
父亲的话激起了王献之的好奇心,他很想看看水缸底下的秘诀究竟是什么。于是,王献之的热情又高了起来,面对一口大缸,蘸水磨墨,挥笔临帖,开始了漫长的学书生涯。
王献之写完一缸水,就感到自己的字写得不错了,有点飘飘然了。一天,他很得意地把自己写好的字拿给妈妈看。王夫人端详了好久,指着一个“太”字的下部说:“只有一点像羲之。”王献之一听惊呆了,原来妈妈指的这一点,正是爸爸在指教他写字时,加在“大”字下部的那一点。写了整整一缸水,连一“点”都还没有写像。王献之深深舒了一口气,想:看来路途还长得很哪!
这时候,王羲之进一步勉励儿子:学书没有秘诀可寻,而全在于“功夫”二字。功夫是练出来的,不是找窍门找出来的。只要功夫真正练到了家,就一定能够成才。他对儿子讲了东汉大书法家张芝“临池学书,池水尽墨”的故事,说明一个书法家能取得成功,要下多少功夫,花多少代价。他还告诉儿子:功夫不全在字内,还有些功夫在字外。也就是说,除了练字本身要下苦功以外,还要认真读书,加强道德修养,完善人格。这些基本素质,都是成为一个大书法家不可缺少的。父亲的这些教导,使王献之很受启发。
王羲之除了在家指导献之练字外,还经常带着献之到野外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,以陶冶情操;他还坚持和儿子一起锻炼身体,以增强献之的腕力和臂力。这样一来,献之每天端坐在那里练字,就是一连练上几个小时都不觉得很累。
就这样,王献之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,终于写干了18缸水,也成了有名的大书法家。
<评析>
王献之的书法与父亲王羲之齐名,一个被称为“书圣”,一个被称为“书亚”,世称“二王”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“书圣”教子学书成功的秘诀,在于抓住了成功教育的两大基本点:
一是讲明成功的艰巨性。王羲之反复告诫儿子,只有勤学苦练,狠下“功夫”,才有成功的可能。王羲之又为儿子设立了具体目标,那就是写完18缸水。“18缸水”是一种象征,既包含成功的艰巨性,又包含目标的具体性,二者的结合体现了王羲之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的成熟性。
二是注意教育的和谐性。王羲之懂得,学习书法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,如果让儿子一天到晚地只是埋头练字,时间长了,儿子就有可能把练字当成一种负担,难以坚持下来。同时,王羲之还懂得“功夫在诗外”的道理,学书的成功不全靠练字。因此,王羲之重视对儿子的多方面教育,教他认真读书,加强道德修养,完善人格;带他接触大自然,加强体育锻炼,等等。正是教育的和谐性保证了王献之学书的成功。
作者:杨老师(296328)11-08-16 14:23回复此贴
回复内容:
百分·淄博家教网 ©2003-2015